本学科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在国内最早开展空间飞行器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截至1964年共为国家输送了包括刘竹生院士在内的500余名航天专业人才。1978年恢复重建飞行力学硕士点,1995年获高校首个空间飞行器设计博士点,2002年飞行器设计获批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003年成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设有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三个二级学科,以及空间电推进技术、空间结构与防护等国防特色学科,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现有教师7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含双聘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各类青年人才计划17人。获批教育部、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荣获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荣誉、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18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创新人物(团队)称号。
建有快速响应小卫星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小卫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中心、应急空间飞行器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微小型航天器技术和深空探测着陆与返回控制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有国内高校唯一的小卫星设计、仿真、测试、集成与实验环境,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亿元。迄今为止成功发射了20颗小卫星。“试验一号”在国际上率先基于卫星实现了三线阵立体测绘,开创了我国高校自主研制卫星的先河;国际首创的“快舟一号”、“快舟二号”星箭一体应急空间飞行器,创造了快速研制、快速发射、快速应用的国际最快纪录;“吉林一号”作为我国第一颗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成功投入应用;“龙江二号”成为世界首颗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2项;4项研究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面向航天高水平人才需求,探索具有航天特色的联合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涌现出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总师白明生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人才,成功发射了我国首颗由老员工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微纳卫星“紫丁香二号”,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获批全国示范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
· 小卫星系统技术
· 快速响应小卫星系统技术
· 新概念高超声速飞行器系统技术
· 深空飞行与着陆返回
· 空间电推进理论与技术
· 空间科学探测与载荷技术
· 星球表面附着、移动和作业技术
· 空天飞行器结构与防护技术
· 空间碎片撞击易损性与航天器防护技术
· 先进空间机械系统设计与控制技术
· 航天特种材料与结构制造技术
· 空间在轨服务智能任务规划与操控技术
· 网络化空间系统智能自主技术
· 导弹智能自主与协同技术
教授委员会
主任:张泽旭
副主任:李化义 王小刚
委员:高长生 霍明英 魏承 赵阳 耿云海 陈健 刘明 叶东 崔祜涛 郭继峰